专家解析去年食品安全风险热点:保健食品掺假

2019-03-14 15:05来源:网络整理 阅读 : 67 次

由中国食品科技学会主办的“2018年食品安全热点科学解读媒体沟通会”近日在北京举行,包括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总顾问陈君石研究员、北京工商大学校长孙宝国教授在内的12位食品科技界专家,对2018年备受公众关注的12个食品安全热点依次进行了解读。

沟通会上,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长孟素荷分析了2018年食品安全风险热点解析的特征。她说,2018年中国食品科技学会就食品安全舆情的28个热点做了科学解读,其中,以“消费者教育”为特征的风险提示做了19期,整体上延续了由2016年开始的“由危机应对向风险提示”的转变。通过对比2013年、2014年和2016年食品安全风险解析的分类可见,对舆情热点的回应由2013年的100%下降到2018年的33.3%,下降了三分之二;而针对潜在风险的消费提示,由2013年的“零”上升到2018年的66.7%。

“2018年的食品安全风险解析,已由最初以危机应对为出发点的舆情热点解读,逐渐加大为以风险预防为特征的消费者教育。”孟素荷如是说。

“中国食品安全整体趋稳,乳业合格率居首,油、肉行业现轻微波动。”通过数据对比分析,孟素荷得出了这一结论。2018年三季度对比2017年及2016年同期的大宗食品安全监督抽检情况可以看出,粮、肉、蛋、乳等大宗日常消费品的样品合格率均处于较高水平,尤其是乳制品,合格率持续在99.5%以上;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的合格率为97.3%;肉制品合格率为97.8%,略低于2017年平均水平。

同时,孟素荷还指出了目前中国食品安全的四大短板:以环境污染为源头的食品原料污染;食品添加剂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中检出非食用物质;保健食品掺假。对比2018年三季度和2016年及2017年同期监督抽检中发现的主要问题,可以看出,食品中微生物污染的问题逐年降低,说明生产企业的过程控制逐渐到位。但令人担忧的是,食品中农兽药残留指标不合格的问题在逐年升高,说明破解原料污染问题的复杂、艰难与长期。同时,在2018年三季度,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的问题占据首位。

近年来,人们对保健食品的需求也达到前所未有的热度,保健食品行业更是快速发展。孟素荷表示,但在行业发展的同时鱼龙混杂、乱象丛生,如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药物成分等现象仍然存在,掺假造假及夸大宣传是主要问题。

同时,网络食品给食品安全带来的新挑战也不容忽视。孟素荷说,在“互联网+”时代,电商等网络销售渠道的快速成长,诸多网红食品“有品牌、无工厂”,对产业链安全建设空心化,食品欺诈问题多有发生。她认为,产业链安全建设与环保,将成为决定网红食品能走多远的关键制约因素,也将成为影响中国食品安全舆情的新热点。

此外,“外源性”舆情风险加大。进口食品因基数加大,进口国食品安全管理水平不一,风险概率提升。随着我国对进口食品与原料开放度的加大,产生风险的概率也在增加。值得关注的是,任何一个境外与食品安全相关的信息都会快速波及我国,这亟须我国科技界快速集结,迅速做出科学的回答。

“舆情的关注点,开始向食品安全‘社会共治’体系建设中各方的规范、自律及公平延伸。”孟素荷分析指出,在对2018年舆情关注12个热点问题的汇集和归纳中,另一个正在显现的特点是:媒体开始更多关注到在食品安全“社会共治”这一整体框架下,各方的专业、严谨、公正与自律。如,辣条“同品不同标”问题;三文鱼团标问题;江苏消保委“酱油”对比实验的争论以及对“职业打假人”问题的反思等,占到了2018年食品安全热点总数的三分之一。

她说,这表明舆情的关注点,正从对某个企业产品的安全与否,延伸到对中国食品安全社会共治体系建设中,各方更加透明、协调、严谨、自律的作为,并进而转向对保护消费者与公平对待所有市场主体的探求。由此,对于政府监管、法规建设、社团组织的职能,在“共治”过程中的科学、专业与规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是一种进步,也体现出某种成熟。

我国对食品安全的治理,已从大规模的以企业为主体的产业链安全建设,进入到更完善、细致的法规体系建设及治理源头污染、严打假冒伪劣产品的攻坚期。但孟素荷坦言,我国食品安全的风险永远存在,“随着食品工业的健康转型,食品原材料真实性、食物过敏原及健康声称等问题均会是未来工作的着力点”。

包括此次在内,中国食品科技学会已连续8年就当年的食品安全热点召开媒体沟通会,整体上延续以往权威、专业及第三方的特征,通过“科技界共识”的方式,就公众所关心的热点问题进行分析,以科学的建议肃清食品安全谣言。

(原题为:《食品安全有四大短板待补》)

本文标题:专家解析去年食品安全风险热点:保健食品掺假 - 曝光台
本文地址:http://www.fm120.net/content/201903/0314140232019.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