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你健身仓经历阵痛谋求转型 健身后无处洗澡成尴尬
收回成本周期长运动仓变休眠仓
据“运动吧”创始人陆俪玮介绍,去年八月,当迷你运动仓刚刚在上海投放时,每一处都是供不应求的火爆场面。尤其是下班高峰期,每天晚上7点至10点之间,各个园区的运动仓都是饱和状态。而仅仅半年之后,记者在走访时却发现,许多企业园区的运动仓已经被陆续收回,余下的一些也基本处于空置的“睡眠”状态。
家住静安区的蒋先生告诉记者,一年前,共享运动仓刚出现时,看热闹的人的确不少,自己也体验过几次,“但后来人越来越少,好像已经过了热乎劲儿。”而原本计划在去年底继续投放50个点的陆俪玮,如今也已经收回了“运动吧”在上海的全部仓位。
说起个中原因,陆俪玮有些无奈。“现在中国绝大多数的白领也好,居民也好,虽然健身意识越来越强,但在运动方面的投资还是比较谨慎的。”而企业收入来源主要依靠用户付费,扩大规模又是提高企业收入的主要途径。由于运动仓面积狭小,基本仅供一个人使用,这也就意味着单台仓的收入有限。再者,以运动仓的市场收费标准来算,每分钟2毛钱,即使每天每个健身仓的流水达到100元,以运动仓的投入和运营成本来算,收回成本的周期也不短。资金回笼时间延长,运动仓遇冷也就成了必然。
消除痛点转战社区“小单间”前景仍可期
尽管市民对共享运动仓各执一词,前期投放的“运动吧”也已经全部收回,但陆俪玮对共享运动仓的未来却从未灰心。尤其是这一新型运动模式对于推广全民健身的意义,他更是从未怀疑。陆俪玮告诉记者,共享运动仓绝不只是一个概念,虽然目前面临着市场考验,但只要弥补其短板,把运动仓的优势更有效地发挥出来,这些“小单间”想要物尽其用只是时间问题。
据了解,在头批“运动吧”被收回的同时,陆俪玮就已经开始着手共享运动仓的转型了。目前,陆俪玮所在的企业正在与上海体育学院合作,尝试搭建一个“体育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并将与市体育局正在改造的“智慧体育社区”携手,配合全民健身主题概念,让“沉睡”的运动仓再次回到市民身边。
这次转型后的重新再出发,共享运动仓也改变了运营模式,不仅在选址上从科技园区转向了街道社区,同时会降低收费标准。据悉,首批转型的“迷你运动仓”预计在今年年底,就将走进部分社区进行试点推广。
“上海是一个海纳百川的大都市,但土地面积并不大,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之下,如何尽可能地增加利用率,提高社区健身的利用率,而不是仅仅停留在传统的健身设施上。运动仓这种微型新空间,很有可能会是未来的一个走向。”
或许有人会说,陆俪玮的这种期待太过理想,但任何新鲜事物的出现一定都面临着种种挑战,人们对新事物的接受也需要时间。不过,在此次走访中,不少市民表示,共享运动仓的确解决了都市中一些运动爱好者,想买运动器械而家中无空间的难题,只要收费适中,布局、设计、配套更加合理,还是很愿意接受这种健身模式的。而这,或许就是陆俪玮和许多像他一样,正处于转型阶段的共享运动仓推广者们心中的希望。
本文地址:http://www.fm120.net/content/201903/032Ga5H0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