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合拳解健身場所難題

2019-03-14 00:28来源:网络整理 阅读 : 158 次

原標題:組合拳解健身場所難題

  隨著全民健身的推進,健身場地資源緊張的問題日益凸顯。豐富完善全民健身設施,解決群眾“去哪兒健身”的問題成為一項重要的民生工程。

  《“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提出,到2030年,基本建成縣鄉村三級公共體育設施網絡,人均體育場地面積不低於2.3平方米,在城鎮社區實現15分鐘健身圈全覆蓋。

  然而,目前的狀況離目標還有些距離。《第六次全國體育場地普查數據公報》顯示,截至2013年12月31日,我國的人均體育場地面積為1.46平方米。

  近年來,體育部門一直在為解決這個問題而努力。國家體育總局副局長趙勇表示,2018年,要開創群眾體育工作新局面,破解“健身去哪兒”的難題要有新突破。

  支持地方建設全民健身場地設施

  提到體育總局在解決“去哪兒健身”方面做的工作,體育總局群體司公共服務處處長趙愛國首先強調了“頂層設計”,規章制度的建設。

  體育總局會同中央有關部門頒布實施了系列規章、規范,包括《大型體育場館免費低收費開放補助資金管理辦法》、《室外健身器材配建管理辦法》等。另外,編制並組織實施一系列全民健身場地設施國家標准和技術規范,包括《全民健身活動中心分類配置要求》、《城市健走步道配置要求》、《體育公園配置要求》等。

  近年來,國家體育總局一直在支持地方建設全民健身場地設施。特別是2012年之后,地方各級政府對公共體育設施的投入不斷增長。

  自2001年起,體育總局共投入中央集中彩票公益金26億多元實施“雪炭工程”(全民健身活動中心),在老少邊窮地區援建方便群眾使用的“雪炭工程”(社區健身中心)體育設施項目1127個,惠及28個省(區、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上千個縣(市、區)。

  2006年,國家體育總局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發布了《“十一五”農民體育健身工程建設規劃》,正式啟動了農民體育健身工程實施工作,以行政村為主要實施對象,基本建設標准為“一場兩台”,即一個混凝土標准籃球場,配備一副標准籃球架和兩張室外乒乓球台。

  截至目前,體育總局共投入本級彩票公益金超過49億元,支持地方建設了57萬多個行政村農民體育健身工程,覆蓋到全國80%以上的行政村。

  自1997年起,體育總局共投入中央集中彩票公益金7.8億余元,支持地方建設(更新)“全民健身路徑”室外健身器材近18000套。

  另外,體育總局積極支持建設縣級公共體育場、足球場、門球場、社區多功能健身場地,支持地方利用現有公園增建體育健身設施,建設登山健身步道等場地設施。

  從2014年開始,中央財政開始投入財政資金,分別按照補貼標准的20%、50%、80%,對東部、中部、西部地區的1200多個大型公共體育場館開放工作給予補助。

  趙愛國透露,體育總局正會同財政部研究完善場館補助政策,場館補助方式將由原來按座位數補助向按場館開放服務綜合績效補助轉變,對體育場館接待了多少人次、組織舉辦了多少賽事活動、搞了多少培訓、提供了多少公共服務、質量怎樣等方面進行評價后給予補助。

  “這樣有助於促進體育場館提高利用率和開發服務水平,提升群眾對場館開放服務的滿意度。”趙愛國說。

  瓶頸問題待突破

  數據顯示,我國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遠低於美日等國家平均水平。

  據趙愛國分析,制約我國體育場地建設,影響地方體育設施管理的主要是人、地、財三個因素。

  “在基層,專職體育工作者數量不足,人手緊張,制約了工作開展。”趙愛國說。

  對於體育場地建設來說,用地也是個很大的問題。根據《城市社區體育設施建設用地指標》,人均室外體育場地用地面積為0.30~0.65平方米,人均室內體育場地建筑面積為0.10~0.26平方米,但從各地的情況看,有關規定並未得到有效落實。在老城區,尤其是北京、上海這樣寸土寸金的地方,體育場地的用地問題更難破解。

  “對體育場地設施建設用地的問題,體育總局正在會同有關部門進行研究。”趙愛國告訴《民生周刊》記者,“通過修訂完善城鄉規劃、公共服務設施規劃方面的國家強制性標准,把城市公共體育用地指標明確下來,這個問題就可以大大緩解。”據了解,正在編制的《城市公共服務設施規劃標准》細化了人均體育用地指標,並且具有強制性。

  雖然近年來地方各級政府對公共體育設施的投入不斷增長,但公共資金對全民健身設施的投入歷史欠賬較多,總體上投入不足。

本文标题:組合拳解健身場所難題 - 减肥健身
本文地址:http://www.fm120.net/content/201903/0314132A2019.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