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晓雯:广州美食胜在返璞归真

2019-04-26 15:40来源:网络整理 阅读 : 197 次

  统筹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黄蓉芳 梁倩薇  视频统筹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晓溪

  责任编辑:夏   强  李思涵 美术编辑:涂晓彬 图片编辑:曹景荣

  广州人“吃得生猛”,早在两千年前就已初见端倪。南越王时,“靠海吃海”的南越先民颇有口福。海鲜石板烧,吃的就是原汁原味,这种石板烧可以说是现代铁板烧的先祖。

  到了唐宋年间,从中原来的士大夫,无不惊叹于本地人的路子之“野”,用南宋地理学家周去非的话来说,他们“不问鸟兽蛇虫,无不食之”。

  从两千年前的海鲜石板烧到唐宋年间的花馔花饮,到明清年间西餐西点悄然登陆,再到近百年前冠绝中外的粤菜酒楼和广府点心纷纷涌现,广府美食的演化与生长,一直与这座千年商都包容、开放的传统息息相关,与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的创造精神与热爱息息相关。

  广州味道19探

  第4探

  寻味溯源

  唐宋逛夜市醉饮女儿红

  早在两千年前,南越王的宴席上各种海鲜齐备,据史料记载,蛤、螺、蚌、蚬、虾、蟹,全是先民的盘中餐。他们找一块大石板,架在火上,烧热了,海鲜往上面一倒,即刻就熟。

  北宋大才子苏轼是个有名的美食家,自创的东坡肉流传千年,被贬到岭南后,买不起猪肉,就学着本地人吃生猛海鲜,可他不太吃得惯,只得写诗自娱,感叹自己号称天下第一吃货,其实还不如本地人吃得生猛。

  唐代广州流行“不乃羹”

  前一阵,广州日报全媒体推出的消夜地图在朋友圈刷屏,其实,夜市在广州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了。唐宋广州的夜市,就在今天的北京路口。一千多年前的珠江有现在的10倍宽,被古人称作“小海”,珠江北岸一直延伸到今天的北京路口,是名副其实的“海边夜市”。唐代南下的中原才子刘恂很爱逛夜市,在他笔下,酒肆两两罗列在街边,俱是“女士招呼”,烤生蚝、烧蟒蛇、虾生、鱼生一应俱全,还有当年好喝的岭南“女儿红”,足可不醉不归。

  唐宋夜市上的美食多是“鲜字当头,不时不食”。此外,据刘恂在其所著的《岭表录异》里所述,唐代广州城里还流行一种极其特别的羹饮,学名叫做不乃羹。本地人请客,宴席上必有这一道“不乃羹”,这道羹是用羊肉、鸡肉、鹿肉与骨头一起用文火煲成,十分鲜美,上菜的时候,肉捞出来弃之不用,只以汤待客。看到这里,你是不是觉得很熟悉,这种不乃羹的做法与现在的老火靓汤颇为相似。历史的传承,就是这么奇妙。

  作为千年开放之都,唐宋年间的广州城里,也有异域美食集中的地方,那就是城西的蕃坊(今朝天路一带),这里一天到晚充斥着各种香料的味道, 云集于此的外商以来自家乡的美食安慰乡愁,也为广府美食兼容并包开写了序曲。

  清代西式做法开始融入

  明清年间,广府美食又呈现出了更为丰富的面貌。明末清初大儒屈大均在其所著的《广东新语》里写道,濠畔街、高第街一带“香珠犀角如山,花鸟如海,番夷辏辐,日费数千万金,饮食之盛,歌舞之声,过于秦淮数倍” ,而从清代乾隆年间开始的“一口通商”时期,广州更是“天子南库”,十三行行商出于招待外商的缘故,一道道盛宴很自然地“中西合璧”起来,宴席的精细奢华程度,令人咋舌。据史料记载,中国最早的西餐馆——太平馆的创始人徐老高,就曾在十三行“打工”,学的一手烧牛排的好手艺,后来“自主创业”,才有了这家百年老字号。太平馆之后,沙面、长堤一带的西餐馆逐渐增多,成为老广州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清代广州富商“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讲究催生了持久不衰的名厨热。近水楼台先得月的顺德地区有不少家族开始培养子侄研习厨艺,至今,出身顺德“厨艺世家”仍是一块响当当的招牌。据史料记载,晚清年间,广州已有贵联升、福来居、品连升、玉醒春等著名字号,其中,贵联升尤以“满汉全席”出名,108款美食集合名菜正食、地方小食、四时佳果为一体,大盘小盘齐上,大饱口福之余也大饱眼福,广府美食之“兼容并包”,由此可见一斑。

  民国四大酒家横空出世

  民国年间,文园、南园、漠觞、西园四大酒家横空出世,文园的江南百花鸡,用鸡皮酿上花胶烹制而成,令人食而忘返;南园的白灼螺片,“一沸即起,甘脆鲜美,不可名状”; 漠觞的香滑鲈鱼球刀工精致,鲜嫩爽滑;西园的鼎湖上素,由大师指点烹制而成,清香四溢。粤菜讲究“清中鲜”,不喜浓油重酱,擅长以食材的本来味道提鲜,早期四大酒家的招牌菜,即是其中翘楚。

本文标题:任晓雯:广州美食胜在返璞归真 - 健康饮食
本文地址:http://www.fm120.net/content/201904/042623O62019.html

相关文章